从今天举行的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互联网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在建设网络强国、数字化强国方面迈出新步伐。 中国。 2012年到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50.2万亿元,在互联网应用、网民数量、人工智能发展等诸多方面领先世界。 同时,中国作为互联网大国,持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推动其他国家分享数字发展成果。
一是信息化建设成效显着。
过去十年,中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增长近40倍。 移动通信网络从3G向5G演进,全球最大的5G网络已经建成。 互联网用户规模几乎翻了一番。 2012年12月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从5.64亿增长到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从42.1%增长到76.4%,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数字社会。 互联网公司蓬勃发展。 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数量从50多家增加到近160家,龙头互联网公司规模持续增长。 信息惠民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吃、穿、住、行、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便利性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例如,出行服务软件让打车更加便捷,远程医疗系统让偏远山区享受优质服务,数字生活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二是网络生态不断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互联网生态治理持续深化,“清浪”系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 针对“饭圈”乱象、网络暴力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有效震慑网络违法不良行为,推广网络直播等。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规范发展,网络空间 变得越来越清晰和明确。 社会协同治理水平逐步强化,网络信息企业不断夯实主体责任,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形成合力,推动网络治理从“管理”向“治理”根本转变 ”。 十年来,完善的网络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三是互联网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涨。
十年来,网络空间主流思想和舆论不断巩固和发展。 不断创新传播思想手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进寻常百姓家”,推出《看雄伟山脉主峰》《捧起千山万水》等一大批现象级新媒体作品 母亲的手”。 精心开展重大主题网上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围绕建国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开展“久有功绩,百年辉煌”等网上宣传活动 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不断强化互联网国际传播力,逐步构建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体系,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云南象北行南归》、央视熊猫频道等已成为世界各地津津乐道的遥远故事。
四是网络和信息技术领域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加快。
近十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数字技术跻身全球科技创新第一梯队; 5G在技术、产业、网络、应用等方面实现全面领先; 和量子科学技术领域不断取得一批高水平创新成果。 “九章二号”、“九章三号”、“祖冲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发射,“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发射; 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系统已完成全球组网,服务全球200个国家。 用户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北斗”真正成为“世界北斗”。
五是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不断完善。
十年来,网络安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四梁八柱”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成。 能源、交通、金融、公共服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水平显着提升,数据安全治理和个人信息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网络安全产业和技术稳步发展。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不断加强。
六是网络空间法治化不断完善。
十年来,网络立法进程加快,推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基本形成了以传统立法为基础的体系。 形成以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信息化等专门网络立法为骨干的网络法律体系。 加强网络执法,优化网络执法工作机制,依法从严治理互联网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开展网上普法工作,拓展“互联网+普法”新模式,切实提高全社会网上法制观念和素养。
七是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着增强。
十年来,中国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中国倡议和方案,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发布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议和中国 - 与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中亚五国的阿拉伯数据安全合作倡议。 “中国+中亚五国”数据安全合作倡议推动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制定。 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一国际组织的成立,是为了搭建全球互联网共享和治理的平台。 参加联合国框架下互联网治理相关论坛和会议,制定信息安全标准和技术提案并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吸纳。 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推动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深入合作,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发布会还介绍了中国数字社会发展成就。
一是促进优质资源平衡。
2022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实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集成上线。 上线一年多来,该平台累计访问量超过260亿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教育资源库。 “MOOC西行计划2.0”持续发展,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课程446.77万门,参与学习学生4.95亿人次,有效缩小区域教育差距,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数字健康正在加速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3000多家互联网医院,为超过2590万人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 截至今年6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4亿,占网民总数的33.8%。 医疗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优质。
二是促进就业发展。
数字经济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就业形式、就业质量等方面,总体呈现出促进就业发展的特征。 第九次全国劳动力调查显示,目前全国从业人员约4.02亿,以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为代表的新型就业形态劳动者有8400万人,占全国劳动人口的五分之一。 总数。 一是发挥稳定保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细化政策,让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障灵活就业和新型就业形式劳动者权益。 目前,新就业形式职工工伤保障试点工作平稳有序。 截至今年9月,已有668万人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试点主体普遍覆盖。 数字化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就业在线”平台提供近4000万条就业信息,为2865万人提供1.57亿个就业招聘服务。 截至今年6月,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累计采集就业信息1624万条。 抽样调查显示,3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平台相关渠道找到就业。 同时,数字技术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行动深入开展,促进全民数字适应能力和创造力普遍提升。
三是信息惠民、普惠。
我国大力推进老龄化友好转型和数字技术无障碍建设。 智能化软硬件可达化水平稳步提升。 基础电信企业无障碍服务能力显着增强。 电视“套娃”收费、操作复杂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帮助老年人。 使残疾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数字生活,分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今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与老龄化友好改造相结合,对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智能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提出无障碍要求。 电信服务。 。 无障碍环境建设进入新阶段,包容、包容、温暖的数字社会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四是推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
数字化深入亚运会、大运会场馆、城市运营和人民生活,驱动城市发展释放新活力,让生活更加美好。 数字革命引发的社会变革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截至今年6月,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60.5%,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直播电商等新模式创新发展。 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1.12万亿元,同比。 增长12.5%。 互联网助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等新农村业态蓬勃发展。 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返乡人数metown的创业人数将达到1220万,其中许多人已经应用了数字技术。 “村播”成为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的重要动力,也成为互联网时代新农民的新生活方式。 农村日益成为人们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