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冬季节,儿童肺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许多家庭的孩子也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在治疗过程中,一些家长可能会收到医生的建议,提及需要对孩子进行“洗肺”操作,这让不少父母感到焦虑。
“洗肺”这个词让人联想到一些医学操作,对于家长而言可能有一些陌生和恐惧。但究竟什么是“洗肺”?它的操作过程如何?存在哪些风险?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孩子才需要进行这样的操作?
亮亮(化名),今年6岁,家住新郑。近日,因为持续高热不退,经过在当地医院一周的治疗未见好转,亮亮的父母带着他前来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检查发现亮亮感染了支原体引发的肺炎,且CT显示肺部出现大片实变。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建议为亮亮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以缓解病情。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通俗称为“洗肺”,是一种通过支气管镜进行的微创内窥镜技术。支气管镜带有光源和镜头,通过口腔或鼻腔置入,可直接观察气管、支气管黏膜和管腔病变。
在这个案例中,医生通过支气管镜为亮亮进行肺泡灌洗。这个过程是将无菌生理盐水注入支气管肺泡内,吸引并清除肺部炎症区域的分泌物,达到治疗和诊断的目的。
在采访中,乔亚红医生透露,“洗肺”并非常规操作,一般在治疗效果不佳、炎性分泌物积聚或肺不张等情况下考虑使用。通过支气管镜的灌洗,可以清理痰液和痰栓,保持气道通畅。术后,将灌洗液进行相关检测,有助于进一步的诊断。
这种操作并非常规,而是在医生根据患儿具体病情综合考虑后的选择。操作前会进行逐步麻醉,整个过程较为安全,而且效果明显。
对于家长关心的风险问题,医生表示支气管镜检查属于常见的内窥镜检查,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是安全可靠的。不过,医生也强调支气管肺泡灌洗不是常规手段,而是在必要时才会考虑使用。
通常情况下,当患儿肺炎症状改善不显著或病情进一步加重时,或者存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等情况,医生会推荐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在术前和进镜中逐步进行麻醉,减少患儿的痛苦。
对于家长而言,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及反应,并遵医嘱进行相应的禁食等操作。总体来说,“洗肺”虽然听起来有些可怕,但在医生的科学操作下,能够有效帮助孩子缓解肺炎症状,是一项安全而必要的治疗手段。
结语
孩子患上肺炎是让家长十分担心的事情,而医生的建议和操作都是出于对患儿身体健康的关切。了解“洗肺”这一医学术语,以及它的操作原理和使用条件,有助于家长更理性地面对医生的建议。最终,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保障患儿的健康。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