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现代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近年来,中国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为众多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有效庇护,勾勒出美丽生态画卷。
这组摆放在中国9000多个自然保护地的红外相机捕捉到了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动影像。从亚洲象、雪豹到东北虎、海南长臂猿,中国300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正迈向恢复性增长,栖息和繁衍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其中,大熊猫保护更是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楷模。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都江堰基地,工作人员精心照料着年迈的大熊猫“白云”和“希梦”。随着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技术的不断提升,大熊猫的寿命不断延长,其濒危等级从“濒危”下降至“易危”。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饲养师陈锐表示:“白云”已经32岁,相当于人类约100岁,“希梦”也已30岁,它们健康状况良好。它们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即是比利时天堂动物园的大熊猫“好好”的祖父母。
作为中国的“友谊使者”,大熊猫“好好”和“星徽”正在比利时天堂动物园茁壮成长。
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园长董博表示:“我对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非常感兴趣。中国坚定不移地不断努力,促进生态共生,建设和谐宜居的绿色家园,这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真实写照。这是一项引人注目的创举。”
而在当今的中国,距离摆脱灭绝风险的物种远不止大熊猫一种,高水平的保护方式正在助力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存续。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捕捉到了一群野生梅花鹿带着幼崽在小溪边漫步的画面。过去的十年里,从365头梅花鹿增长到如今的624头,这个物种在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成功保护,成为华南亚种最大的集中分布区,完善的保护措施和精细化的管理功不可没。
保护区内设置了通向山脚的“动物通道”,以方便梅花鹿饮水觅食和栖息地之间的转移。此外,人工智能识别系统也被用于梅花鹿的保护,通过“鹿脸识别”建立个体库,对野生梅花鹿的习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詹建文表示:“目前,我们的保护工作正在从原本的抢救性保护转向研究性保护,不再仅以梅花鹿种群数量的增长为目标,更关注梅花鹿种群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真正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当前,中国正积极建设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高质量保护体系,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已制定完成,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将保护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