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禁止秸秆焚烧的政策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一政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部分农民反映,禁烧政策导致了病虫害的加重、化肥农药用量的增加等挑战。在一些东北地区,随着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的变化,田间的秸秆数量逐渐增多,而秸秆的处理成为了基层干部和农民面临的难题。
针对禁烧政策下的秸秆处理难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翻埋还田,将秸秆埋入土壤中以还给土壤养分;二是离田处理,将秸秆转化为饲料或燃料等,增加其附加值。然而,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一些农民反映,在严寒的东北冬季,还田的秸秆很难完全腐烂,导致第二年作物易受害虫侵袭或根部受损。与此同时,一些地区的农村地形复杂,使用大型农机进行还田作业困难,甚至导致机械陷车的情况发生。
在离田处理方面,秸秆的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尤其是一些地区没有大型热电企业,难以进行及时处理。此外,打包离田的方式也会带走地表的肥沃土壤,对土壤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秸秆与土壤冻结在一起的情况也给离田处理带来了困难,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面对这些挑战,农民和农技人员需要共同努力寻找解决方案,可能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农机设备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探索更加适合当地气候和地形条件的秸秆处理方式,以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避免对环境和土壤的不良影响。
2018年起,黑龙江省开始实施“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政策,但近两年来,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三全”,但执行标准并未降低。
近年来,部分地区农田秸秆数量显著增加。以玉米为例,各地实行大垄双行、三行密植玉米,导致秸秆数量增多。然而,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一些地区难以完全执行相关政策,部分秸秆最终仍然被焚烧。
一些农民表示,由于无法妥善处理,秸秆只能在春耕前“找机会”焚烧。然而,春季的秸秆湿度较高,不易点燃,且火势容易失控,给农民带来了困扰。
为应对这一问题,一些乡镇干部不得不白天晚上都盯着,严格监督农民的行为。然而,即便如此,一些秸秆最终仍然被焚烧,这导致了大量的财政支出被“烧”掉。
针对秸秆处理难题,农业专家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需要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机补贴和秸秆处理补贴力度,以减轻小农户的生产负担。其次,应该丰富秸秆利用方式,发展秸秆饲料、成型燃料、食用菌基料等高附加值产业,为秸秆寻找更多的利用途径。
一些农民呼吁,在执行禁烧政策时能更具有弹性。他们建议,在难以实施还田或离田的情况下,允许适度、有序地焚烧秸秆,从而避免对农业生产造成过大的影响。
此外,一些生态环境系统干部也表示,应该在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调整政策。建议选取几个典型农业县作为计划性焚烧试点区,逐步总结经验,取得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平衡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